1.钢结构的抗震设计需要进行动力学分析,并获得必须的侧向力。在计算前必须有基本的结构要素,尤其是结构的自重和侧向传力体系要有明确的计划。简单的动力学分析是底部剪力法。这通过计算各楼层的自重和分布计算得出。更为流行的是实用软件进行线性模态分析。模态分析依赖于结构的自重,侧向力单元的分布和刚度。
2.设计侧向传力单元。从动力学中获得的力需要考虑侧向力单元的延性来折减。延性系数由规范规定。注意不能太保守设计。为整个建筑的耗能结构,侧向单元只要满足侧向力计算即可。原因是截面过大会降低结构延性,并且所有其他的构件都会受到影响。确定截面后,需要计算出实际的延性。这是因为实际选取的截面会大于计算所要求的界面。所以实际延性会低于理论延性。
3.设计与侧向单元联接的柱和其他主要构件。为满足“强柱”的要求,使用大可能的侧向单元的力,即考虑侧向单元的极限承载力。
4.设计地基。设计思路同3)。如果地质良好,如岩石,可以在后设计。
5.设计隔板。当然考虑是刚性的还是半刚性的。隔板的破毁将导致结构脆性破坏或倒塌,所以设计思路是不能屈服,必须在线性范围内。其涉及内容有支柱,弦,连接样式;剪切连接件等等。
按抗震级别从低到高,可以分为几种情况
1.土木结构的农村民居抗震性差,在汶川地震中90%都倒塌了;其次是多层砖混结构,以6到10层楼多见,因为用砖量大,脆性强;
2.底框架结构,即底层是框架结构,用作临街商业网点,开间大,2层以上是砖混结构,因为两种材质刚性不同,头重脚轻,发生地震后底层容易坍塌。
3.相对结实抗震的是框架结构,在10层以上楼房多见;好些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,更好的是纯剪力墙结构。
4.框架剪力墙结构,这种结构的楼房在汶川地震中没有坏过,性能非常好。据介绍,剪力墙就是混凝土构造,刚度大,承受水平向地震力度强,更结实。
5.还有一种结实的就是钢结构,多用在商场、客运站等建筑,在日本等国家也大量使用,柔性好,能吸附地震力量,但成本非常高。
钢构抗震在很多天灾人祸中得到真实的检验,这也是现在很多厂房,楼房都应用钢结构框架的原因之一。
扫一扫进入手机站
![]() | 电话:023-89161363 / 13983672950 |
![]() | 邮箱:171856389@qq.com |
![]() | 地址: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翠柏路101号1幢4-7 |